<幸福抗疫篇>陪伴情緒困擾的他與她幸福抗疫篇
11-08-2020
不知道大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除了照顧自己外,有沒有都照顧身邊的朋友、家人或伴侶的情緒 ? 其實陪伴有情緒困擾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容易,他們所承受的壓力並不輕於患者本身,在陪伴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情緒及需要進一步消化及處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討「陪伴情緒困擾的他與她」。



1.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人,我們不鼓勵也不責備
在陪伴受情緒困擾的人時,我們不要一直鼓勵當時人要積極、正向思考,也不要反駁或責備他們的分享和情緒表達(例如「都是我的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我們應多傾聽、肯定患者說話背後的情緒,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到被接納。另外,我們也可以慢慢讓他們了解自己此時此刻的狀態,即使現在事情進展不好,但不代表自己本身或是未來也會不好。

2.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人,我們可主動關懷與傾聽
受情緒困擾時,當時人的孤單感或許會很強,有時甚至會表現得拒絕與人接觸和溝通。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要因此不理會他們。我們可以持續地關心和邀請他們,例如可以適當地邀請他們一起出門做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但切忌強迫他們。我們可以耐心地陪伴在他們身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而是有人願意主動、耐心地陪在他們身旁並適時提供關心和安慰。



3.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人,我們也需承認自己的限制和保持合適的距離
作為陪伴者的我們,照顧別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有時候,我們需要接受自己的限制,我們在聆聽那些帶有情緒重量的話語時,如果照單全收的話,或許會造成自己沉重的負擔,感覺自己被動的處於一個什麼都不能做、無法做的位置上,不斷消耗原有的正能量,使我們感到精疲力盡。所以,陪伴者除了需要找到抒發自身壓力與情緒的管道外,也應該與受情緒困擾人士保持適當的空間與距離及適時的喘息或放手,甚至尋求、接受第三者的協助,這樣可以避免自己過度沉浸在當時人的情緒當中。

4.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人,我們應界定好自己的責任
作為陪伴者的我們,需要與受助者適當地畫出界限。「劃出界限」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自私」的做法是自我中心的只為自己著想,對另一個人的事情採取不聞、不問、不關心的態度。而適當地「劃出界限」卻是知道我和你是不同的,我的感受與需求不等於你的感受與需求。因此,我們能互相尊重及體諒對方可能出現的情緒,但這不會直接對自己做成影響。我們仍清楚知道自己的立場與角色,甚至是我們的感覺與想法。

我們無法時刻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照顧著他們的需要、符合著他們的期待,這樣會令我們感到疲累。我們也有自己的生命責任需要去承擔,我們也同樣需要別人的關愛。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放手讓對方自己去摸索、學習、嘗試對外尋求支援,去找一個可以面對、處理、轉化痛苦的方式,從而慢慢學習照顧好自己,讓他們的生命得以成長。



適當的陪伴需要我們適當地放心和放下。我們應該放下讓對方好起來的心,放心的陪伴對方,這樣我們便不會過度的反應,也不會滿腦子想著要處理對方的情緒(無論痛苦或悲傷、快樂或平靜),而是容許差異存在,這亦是一種不費力的陪伴。不費力在於不過度用力,不強迫自己也不逼迫別人,給予彼此舒適的空間與時間,保有自己獨特的需求與感受。

總結:如何讓自己的陪伴既不費力,又能有效地支持對方,劃出彼此的界限,不會過份消耗自己,或許是每一位陪伴者都需要試著找尋的平衡點。

參考資料:
https://news.readmoo.com/2016/12/28/accompany-with/
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how_to_face_patient/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5731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TAzjNSkLvlA
https://unsplash.com/photos/UOwvwZ9Dy6w
https://unsplash.com/photos/Ivzo69e18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