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中學生學習經驗、情緒焦慮及身體健康狀況」研究發佈會
27-03-2014
焦慮症是本港最常見的隱形情緒病之一,患者亦逐漸年輕化,有見本港有關焦慮症的數據有限,當中對青少年焦慮症的了解更有欠全面。本中心遂聯同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由2011年起進行為期3年的大型研究,了解中學生的學習經驗、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

研究發現,在11,335名受訪中學生之中,有12%學生於受訪前過去的兩星期內容易出現焦慮症狀,更有5.7%學生經常出現焦慮症狀。而本會青少年精神健康推廣及治療中心於2011-2013期間,成功為觀塘、黃大仙及將軍澳區其中70所中學提供服務,內容包括:青少年精神健康預防教育、輔導受精神困擾的學生及其家人與家長教育工作。中心推行服務以來,亦同時為120個受精神困擾的學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其中,發現有85%個案有焦慮及情緒困擾; 45%個案出現缺課、輟學或退學情況;大約80%個案有社交問題;以及70%個案出現學業成績問題,數據與研究有不少吻合之處。

有關研究小組就著青少年精神及身體健康方面有以下建議:

1. 政府應對全港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定期的身體及情緒健康調查,協助制訂適時及適切的健康促進政策。
2. 家長、教師、醫護人員及青少年工作者除了注意子女 / 學童的身體健康情況之外,應多留意他們的情緒健康,例如持續兩星期經常出現(差不多每日都有)容易或過度疲累、煩躁、難以集中精神、睡眠習慣改變等等,以便及早辨識有潛在危機的青少年,並提供適切的介入服務,以協助青年人健康、正面地成長。
3. 學校應持續與社區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機構合作,在校內定期推行與精神健康有關的活動,內容包括:精神健康教育、抗逆能力、壓力管理、正向思維等,以提升青少年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及認識。
4. 不論學生、家長及學校,應善用社區資源,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介入,讓有情緒困擾的學生獲得適切的協助,減少問題惡化,以建立求助文化,減低標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