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 「家 · 添晴」援照顧者心理 助解親子矛盾

2023/04/23

資料來源:  文匯報 — 要聞
日期: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參考網址:請按此
 

文匯報 — 「家 · 添晴」援照顧者心理 助解親子矛盾

照顧者可算是工時最長的一項工作,24小時無休止,加上早前受疫情影響,有特別教育需要的學童無法上課,照顧者需要全天候看顧,精神壓力倍增。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早年開展為期三年的「家·添晴」家長支援計劃,為本港首次引入接納與承諾(簡稱ACT)作為藍本,以切合本地照顧者的需要,透過不同層面的介入,以提升照顧者的心理彈性。有家長表示,參與計劃後學會以兒子的角度理解事物,化解親子之間矛盾,家庭變得和諧。

曾參與該支援計劃的家長Rachel,昨日出席記者會剖析心路歷程。她是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就讀小學的兒子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阿仔經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老師眼裏可能就是一種挑戰。」

在參與計劃前,她帶過兒子參與遊戲治療以及靜觀治療,但是她發現這些活動都是單向的個別接觸,但ACT計劃讓她與兒子有一個聯繫感,「阿仔與社工傾偈後,社工亦會和我溝通,我都會靜心去考慮仔仔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事情。」

Rachel表示,自己以往的情緒較易失控,會以打罵的方式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而且與丈夫的管教方針也不一,引發夫婦間的衝突,從而累積不少壓力。疫情期間,她與兒子的相處時間增加,「覺得自己彷彿24小時都在工作,壓力亦都好像要爆煲。」

參加家長支援小組活動後,她透過各種體驗練習,如覺察、意象以及解纏練習提升自己的心理彈性,學會從一個新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教養模式,對於兒子多了耐性和理解,並笑稱「丈夫放工之後,都會覺得家裏靜了很多,不同以前見到我同阿仔大作戰。」

「家·添晴」家長支援計劃針對家長作為學童照顧者的角色,支援其精神健康的需要,250位家長符合參與研究計劃服務。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麥艷華表示,ACT是以正念為本的一種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活在當下、價值、承諾行動、接納、認知脫鈎及覺察的自我,幫助照顧者學習如何提高心理靈活性去體驗、觀察和接納所經歷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