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橫幅圖片

總幹事的話

總幹事 梁少玲

總幹事 梁少玲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致力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 以多元創新的服務模式回應社會需求。在剛完成的三年策略計劃(2023-2025)中,我們聚焦於四個策略發展方向,進一步深化本會的服務。

承接過往的成果,我們將持續檢討績效,將環境、社會和管治的原則融入策略方針,探索嶄新的發展模式,務求靈活運用資源,通過跨專業跨單位協作,促進知識交流和共享,推動服務可持續發展, 締造最大的社會效益。

本會的策略計劃涵蓋四個服務方向—照顧者、精神健康、扶貧和醫社合作。為回應各界對照顧者支援措施的關注,我們致力減輕照顧者身心壓力,提供適時的支援,為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給力。本年度我們設立全新的照顧者電話快線,由專業社工接聽查詢, 簡化接案及跟進流程,加強服務效能。我們亦開展專屬流動車服務,主動走進社區提供照護資訊,支援在職照顧者及發掘隱蔽照顧者,希望及早識別有風險個案,盡快介入和提供服務。

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我們以「自我關懷」正向心理學理念為服務基礎,在社區進行兒童及青少年自我關懷與精神健康研究調查、舉辦活動及小組,並通過網上渠道讓大眾了解自我關懷的重要性,學習管理壓力, 預防心理健康問題。為促進工作成效,我們與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協作,為不同服務單位的同工提供實證為本的自我關懷專業培訓,建立更專業、廣闊的支援網絡。

策略計劃同樣關注貧窮問題,提倡增強基層人士的就業能力,支援婦女及殘疾人士就業。我們集合殘疾人士綜合服務、家庭及社區服務、環保及綠色生活服務,透過跨服務協作,提供技能培訓及工作機會。首階段推出的「基層就業支援計劃」以本會內部空缺為試點,服務單位為受訓後的基層婦女提供試工或實習機會,藉此配對合適員工。計劃下一步將推廣至外間僱主,並加入殘疾人士參與,鼓勵更多基層人士投入勞動市場。

面對人口老化對醫療系統的影響,各界提倡「醫社合作」、「社會處方」等方法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更善用社區的資源。本會於2023年將「醫社合作」訂為策略計劃發展的重點,為提升同工的專業知識,我們與香港理工大學世界衞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舉辦長者綜合護理框架(ICOPE)培訓工作坊,鼓勵同工學習識別潛在健康風險,制定個人化照護方案, 填補家庭支援網絡的服務空隙,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從確診到康復的全程支援。

配合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方向,本會加強人才能力與人事管理,以及應用科技與數碼策略兩方面的發展。去年,本會整合資源,將資訊科技組改革成為數碼創新及資訊科技組,引進AI工具,協助解決日常重複工作流程。同時成立「Project Donut」網上學習平台, 鼓勵同工持續學習,運用數據及科技改善服務策劃及管理工作。

此外,新成立的學習及人才發展部推出「協創思維成長計劃」及「Harrison Assessment 行政人員教練計劃」,提升管理團隊的領導及協作能力,讓機構增強靈活性及前瞻性,以應對未來挑戰。在人事管理方面,人力資源部訂下廣納人才措施,積極招聘人才,同時增潤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關顧員工身心靈健康。對於新入職同工,我們安排跨單位聯繫,包括推動友伴同行計劃,由來自不同服務背景的管理及專業人員提供支援和指導,將寶貴的服務經驗傳承至新一代。

在推行策略計劃的過程中,本會繼續發揮「一家.為眾」的精神,積極推動跨單位協作,透過建立共同目標,展現各單位的專業知識,提升協同效應,深化服務成效。今年首次推行的「Chill癒回憶」舊樓上門斷捨離計劃,由綜合家庭服務活力家庭坊、社區發展服務、環保及綠色生活合作,支援居住於舊樓的「儲物型」長者整理家居,是一項結合社工服務與環保理念的創新項目,同時讓長者與青年增加互動,促進跨代共融,成果令人欣喜。

為配合長遠發展,更有效回應社區上不同服務使用者的需要,本會去年加強五個地區綜合服務的協作, 包括活力家庭坊(綜合家庭服務)、賽馬會跳躍青年坊、真光苑及順安長者地區中心、欣悅坊─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觀塘東)及和悅軒─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融合不同專業,互相交流服務資訊,善用資源共同推動創新服務計劃。

多年來,CFSC一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來年計劃將ESG納入發展策略當中,以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趨勢。我們響應環境及生態局的節能減碳政策,將能源數據透明化,確保環境績效可追蹤與可衡量,為實現綠色低碳生活環境出一分力。我們亦積極建立企業義工服務文化,鼓勵同事回饋社會,連結不同持份者履行社會責任。當中盈力僱員服務顧問與不同企業合作,推動關注僱員身心健康,亦積極與法定組織及專業公司合作,提供員工福祉解決方案,攜手實踐ESG。

本會的服務能夠穩步發展,有賴與社會各界攜手 合作,連結資源和力量,透過策略性伙伴合作計劃 「共創行善 Co-Create for Good」,以商社合作模式創造雙贏的協同效應。本年度,我們得到陽光房地產基金慷慨贊助場地,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一期以創新的合作模式營運「We Care 為耆」和「C+Mall」兩間店舖,舉辦工作坊及售賣由服務使用者親手製作的產品,以支援長者及照顧者服務,同時推動殘疾人士及基層就業。我們又與多間不同的企業伙伴協作, 為各階層提供多元化適切服務,共同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共創社會價值。

過去一年,憑着團隊的創意和努力,為CFSC開創出多項引用創新思維制訂的服務計劃,感恩團隊的熱誠得到外界的嘉許及認同,榮獲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舉辦「至善獎」中的「卓越能力建設獎─白金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及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聯合舉辦「香港學校社工協作卓越計劃─年度傑出學校社工卓越獎」、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及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合辦,「第七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的「傑出員工(專業組別)獎」等,成果令人鼓勵。

機構服務不斷向前邁進,有賴同工及各持份者的齊心和努力,我在此衷心感謝董事會、特區政府各部門、各方團體及持份者的支持和襄助。踏入2025年,隨着新一輪的三年策略計劃展開,我們已制訂未來策略方針,把握機遇,善用資源,為構建關愛和諧的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