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程碑
以人為本,以家為心
2011-2020年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01-2010年
2010
2009
2008

2008年10月
成立「日間社區康復中心」。
成立「日間社區康復中心」。

2008年4月
得到房委會的撥款,成立「天水圍房屋諮詢及服務隊」。
得到房委會的撥款,成立「天水圍房屋諮詢及服務隊」。
2007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1991-2000年
1999

1999年1月
樓高十層的總部大樓正式啟用,提供更多空間開辦各類服務。
樓高十層的總部大樓正式啟用,提供更多空間開辦各類服務。
1998

1998年
開設「全人發展中心」,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全面支援。
開設「全人發展中心」,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全面支援。
1997

1997年
在將軍澳開展3所「兒童之家」,照顧輕度弱智兒童。
在將軍澳開展3所「兒童之家」,照顧輕度弱智兒童。
1996

1996年
設立「恬寧居」,為受家暴的婦女及其子女,提供24小時緊急住宿及輔導。
設立「恬寧居」,為受家暴的婦女及其子女,提供24小時緊急住宿及輔導。
1995

1995年
創立「傷殘人士就業輔助計劃」。
創立「傷殘人士就業輔助計劃」。

第2間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橫頭磡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投入服務。
1993

1993年
將工業社會服務發展成另一模式,名為「僱員服務計劃」。
將工業社會服務發展成另一模式,名為「僱員服務計劃」。

於藍田德田邨開辦「德田幼兒園」。
1992

1992年
獲「成龍慈善基金贊助」開辦「成龍景林青少年中心」。
獲「成龍慈善基金贊助」開辦「成龍景林青少年中心」。
1991

1991年
開辦第二所安老院「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
開辦第二所安老院「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

開展復康服務,設本會首間的「翠林庇護工場及中途宿舍」。
1981-1990年
1990

1990年
開辦「家庭指導服務」。
開辦「家庭指導服務」。
1987

1987年
隨著本會服務迅速發展,總部的地方不敷應用,董事會決定在原址重建新廈。
隨著本會服務迅速發展,總部的地方不敷應用,董事會決定在原址重建新廈。

設立「臨床心理服務」。

「老人社區服務中心」投入服務。
1985

1985年
東九龍首間「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投入服務。
東九龍首間「老人日間護理中心」投入服務。
1984

1984年
推出「單親家庭服務」。
推出「單親家庭服務」。
1983

1983年
第二任總幹事高曉光女士在本會服務26年後退休。總幹事一職由邱可珍女士接任。
第二任總幹事高曉光女士在本會服務26年後退休。總幹事一職由邱可珍女士接任。
1982

1982年
增設「成人教育」,為18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延續教育及訓練課程。
增設「成人教育」,為18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延續教育及訓練課程。
1971-1980年
1980

1980年
展開「翠屏社區發展計劃」,協助居民適應重建後的生活。
展開「翠屏社區發展計劃」,協助居民適應重建後的生活。
1979

1979年
發展「工業社會服務」,提供勞工及法例諮詢服務並加強僱員及僱主間的溝通。
發展「工業社會服務」,提供勞工及法例諮詢服務並加強僱員及僱主間的溝通。

設「兒童中心」為忙於生計之家庭提供兒童照顧服務。

開展「鯉魚門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發揮社群互助精神解決居住環境問題。
1977

1977年
開設「家務助理服務」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日間照顧。
開設「家務助理服務」為有需要長者提供日間照顧。

開辦「老人互助中心」,透過活動讓長者善用餘暇、發揮潛能。
1976

1976年
成立「家庭生活教育服務」,推廣家庭教育,減少家庭問題產生。
成立「家庭生活教育服務」,推廣家庭教育,減少家庭問題產生。
1974

1974年
增設「社區發展服務」,協助觀塘安置區的居民遷徙入住公共房屋。
增設「社區發展服務」,協助觀塘安置區的居民遷徙入住公共房屋。
1972

1972年
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服務」,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
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服務」,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

於調景嶺開辦第一間安老院舍「養真苑」。
前期發展(1970年前)
1968
1968年
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借出房舍,供本會擴展服務之用。
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借出房舍,供本會擴展服務之用。
1966
1966年
於竹園及調景嶺興建了102幢三合土平房。
於竹園及調景嶺興建了102幢三合土平房。
1965

1965年
正式易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並遷至觀塘翠屏道3號現址為東九龍區人士服務。
正式易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並遷至觀塘翠屏道3號現址為東九龍區人士服務。
1964

1964年
開始提供諮詢及家庭輔導服務,設立手工部,並於太子道開設一間小型陳列室。
開始提供諮詢及家庭輔導服務,設立手工部,並於太子道開設一間小型陳列室。
1962

1962年
在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內開設幼兒服務。
在調景嶺基督教醫療所內開設幼兒服務。
1961

1961年
在調景嶺為肺結核病康復者設立「膳食中心」;同時為該區寄宿學生提供膳食及學習支援。
在調景嶺為肺結核病康復者設立「膳食中心」;同時為該區寄宿學生提供膳食及學習支援。
1959

1959年
開始在竹園第四區興建20多所石屋。
開始在竹園第四區興建20多所石屋。
1958

1958年
高曉光女士被派接替文教士之工作。
高曉光女士被派接替文教士之工作。
1957

1957年
完成興建竹園徙置所第二區第一批的3所石屋。
完成興建竹園徙置所第二區第一批的3所石屋。
1956

1956年
覓得旺角洗衣街221號地下作辦事處。
覓得旺角洗衣街221號地下作辦事處。
1955
1955年10月
借用旺角中華基督教會聖恩堂展開工作,是本港最早開辦家庭服務的機構之一。
借用旺角中華基督教會聖恩堂展開工作,是本港最早開辦家庭服務的機構之一。
1954

1954年
美國聯合長老會宣教士文美莉女士創立「美國長老會福利部」,為內地難民提供服務。
美國聯合長老會宣教士文美莉女士創立「美國長老會福利部」,為內地難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