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日刨8粒鐘木製品送街坊 83歲伯伯快樂「不求人」

2018/01/16

日期: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 副刊 – 果籽
標題:
日刨8粒鐘木製品送街坊 83歲伯伯快樂「不求人」
參考網址: 請按此

訪問本會鯉魚門社區服務處市集參加者尚學仁

「不求人」古稱爪杖,抓着平時觸不到的癢處獨樂,快活似神仙。據最八卦的維基百科所講,象徵吉祥的如意也來自它,嘩,即刻高級晒。鯉魚門就有位伯伯,日日躲在自家工房刨木揼木,作品派街坊。他左手從口袋摸出手指般長的小木棍:「這個可袋在身上,圓圓的頭可以按穴位,好爽㗎!」右手變出不求人畀我爪背脊,天氣乾燥,特別爽呀。一支不求人,將快樂獻給每一戶人家。 

今年八十三歲的尚學仁(尚伯)年輕時是老師,於一九九九年退休。除了小時候看過叔叔製棺材,從沒做過木工。退休後百無聊賴:「你做實Q(看更)都要乜證物證,咪喺屋企做木工。」第一次,批出個不求人,「因為易做嘛,用途多嘛。」所謂易做,他鋸好木條後就用粗、中、幼的砂紙,「鐵杵磨成針」式把木條磨滑磨幼,另找木片磨隻「爪」,入樁式裝上手柄上。做一隻,最快都要五、六小時,「有時朝八晚八地坐,有時老婆喊食飯,我就『嗯…哦…等陣…』地敷衍過去。打發時間囉。」

執卡板舊傢俬 循環再用
要製作一支街上賣幾蚊至廿幾蚊不等令人快樂的不求人,工序可多了。首先,尚伯的實木不求人,來自垃圾房常見的實木舊傢俬,「那些枱腳、凳腳就做粗的按摩棍,揼落去,好舒服㗎!」更多的,是卡板。那朝,我們揹着鎚仔螺絲批,走到油塘四山街。那裏的車行從日本訂來零件,拆出來的日本實木卡板就丟到垃圾房,「我去連鎖傢俬店看,一片蔗渣木板都要二百元呀!這些木質都比較實淨,又大件,丟了多可惜!」拆開的木板廿多三十磅,紮起就揹上膊,走十五到二十分鐘托回來鯉魚門的家,「唔重啦!後生時四、五十磅,甚至八十磅的布料匹頭都這麼托着,還好啦!」

環觀尚伯的家,除了大量手作矮凳仔同扶手,到處都是他的recycling作品:店舖裝修剩下的舊魚缸,他撿來做茶几桌面;拆出來的雲石變凳仔,夏天坐下透心涼;行山撿到又長又直的樹枝,他削掉枝椏變成行山手杖,一同攀山越嶺。老婆抱怨:「屋企有成十個廁紙架!大廳兩個、房間三個!周處都是!」尚伯倒笑咪咪邊欣賞邊拉廁紙。

市集初體驗 收入畀老婆
淘寶木製不求人約售廿九蚊人民幣(約三十五港元),上月鯉魚門舉行「鯉想市集」,尚伯首次擺攤做老闆,花一日做的按摩穴道小棍子及不求人,他竟定價五元,被阿女駁回,定價十元;麵粉桿似的大型按摩棒則賣三十元,一日下來收入四百元。他笑到咭咭聲:「畀晒老婆做家用囉!冇加餸呀!哈哈哈。」

老時代的男人,自尊心特別重。退休近三十年,以為無所事事過日辰。練習一把新手藝,得到街坊認同與讚賞,才是動力,「這十年若果沒做木工會好悶的。做了不求人送給人,人家說『謝謝你啊師傅,你好叻呀!』我就好開心。比給我錢更開心。心裏好舒服咁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