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ICF精神:始於想望 • 共創可能》研討會在各方支持下圓滿結束

2025/09/25

ICF精神:始於想望 • 共創可能》研討會在各方支持下圓滿結束

IC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以新的視角看待健康和殘疾的概念。ICF 將殘疾視為健康狀況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非單一的醫療問題,這種整合性的觀點使它在醫療、政策制定與研究領域都非常實用。它強調的是「全人」,而不只是「疾病本身」。

是次研討會由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及本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主禮揭開序幕,並由中國康復醫學會標準委員會主任、中山大學孫逸仙纪念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燕鐵斌教授為大會擔任特邀嘉賓,與參加者分享國家ICF標準發展為香港帶來的啓示。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黃敬歲博士、香港聖方濟各大學余兆麒健康科學院實務副教授蔡靜雯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正向教育研究室名譽顧問郭啟晉先生,以及本會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專業外展服務(第四隊)治療師督導主任李賢健先生,分別從不同角度深入講解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系統》(ICF)的內容,並分享本會如何在個案管理中應用ICF框架及WHODAS 2.0,以服務使用者的「想望」為核心,攜手共創和實現,為他們的生活注入希望。

專題討論環節由香港復康聯會副主席嚴楚碧女士主持,與多位嘉賓講者及服務使用者熱烈交流意見,讓在場人士深刻體會《始於想望 • 共創可能》的核心精神。

此次活動吸引近300位來自業界、學界及服務使用者代表踴躍參與,共同見證跨專業團隊與服務使用者協力合作打造的《ICF精神:始於想望 • 共創可能》書籍、「想望咭」及ICF專屬網頁的誕生,為復康服務開啟嶄新篇章。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

歡迎瀏覽本會ICF網站:https://icrc.cfsc.org.hk/icf

本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致送紀念品給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
本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與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致送紀念品給4位嘉賓講者(左一,香港城市大學正向教育研究室名譽顧問郭啟晉先生、左二,香港聖方濟各大學余兆麒健康科學院實務副教授蔡靜雯博士、右二,香港復康聯會副主席嚴楚碧女士、右一,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黃敬歲博士)

 

本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與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致送紀念品給服務使用者
香港復康聯會副主席嚴楚碧女士與多位嘉賓講者及服務使用者熱烈交流意見
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於台上致辭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黃敬歲博士分享「ICF 精神:讓服務使用者活出自主生活」
香港聖方濟各大學余兆麒健康科學院實務副教授蔡靜雯博士分享「探索ICF與WHODAS 2.0的相互關係及未來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正向教育研究室名譽顧問郭啟晉先生分享「正向心理學與ICF」
本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於台上歡迎參加者出席研討會
特邀嘉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燕鐵斌教授以錄像致歡迎辭
本會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專業外展服務(第四隊)治療師督導主任李賢健先生 與參加者分享實務經驗
本會同事及服務使用者擔任研討會司儀歡迎參加者出席研討會
服務使用者到台上分享生命歷程與「想望」
服務使用者到台上分享生命歷程與「想望」
全場嘉賓及參加者一同亮燈參與開幕儀式
展示13幅故事主人翁所繪畫的和諧粉彩,讓參加者透過畫作了解他們的「想望」
本會出版刊物的「ICF 精神:如於想望·共創可能」及「我的想望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