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親子專題: 最好的教育
2012/10/11
親子專題: 最好的教育 | |
資料來源: | Classroom Magazine Online World - 家長專區 - 教子有方 - 親子關係 |
日期: |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
標題: | 最好的教育 |
參考網址: | 請按此 |
撰文: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許子穎女士 |
近年在家長們中常講的一句話:「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坊間傳聞一拿到出世紙便要到心儀的幼兒園報名,數個月大便開始上不同類型的playgroup,還有動輒成千上萬元的語言教材,都教家長們趨之若鶩(又或是迫不得已)地為孩子四出張羅。 | ![]() |
毫無疑問,我們的孩子出生於一個急速轉變、競爭激烈的社會。因此有些人認為要盡早開始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並且把握孩子學習速度最快的頭幾年打好語文和 各種技能的基礎。另外一些家長卻會認為太早學習會令孩子失去快樂的童年,而且孩子還小便要學這個學那個,擔心反而會揠苗助長,對孩子成長有害無益。其實每 個家長都想給子女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讓子女得到最好的培育,但到底怎樣才是最好呢? 所謂最好,其實該說是最合適的。按著孩子 的年齡、性格和能力去施教,自然是最好的了。可知道幼兒期最強和最有效的學習渠道是什麼?一是透過感官功能,二是透過模仿。孩子自從離開母體後就是憑藉天 賦的感官去探索這個世界:用眼睛去看、耳朵去聽、鼻子去嗅、口舌去咬、手腳去抓和踢!這些感官刺激能幫助其大腦細胞的生長和聯繫,孩子從而發展出各種概念 和思維活動,亦學會去適應所處的生活環境!因此,最好的教育不在於課程和師資,最重要是能夠提供安全的環境及豐富的感官刺激素材,讓孩子探索。與其注視著 螢幕上的卡通,不如多外出走走,看實物總比看畫像好!除了聽莫扎特,還可以聽聽大自然的聲音!手髒了可以洗,就讓孩子多摸摸不同的物件,體會各種質感吧!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最佳嚮導,能引領孩子學習各樣新事物,發掘其潛能!
|
|
如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醫療健康服務-臨床心理服務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191 2887或電郵至 health@cfsc.org.hk本會將儘快與閣下聯絡。 | |
按此瀏覽中心網頁 |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醫療健康服務-臨床心理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