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老夫少妻婚後十戒和睦相處

2012/12/07

媒體報導: 老夫少妻婚後十戒和睦相處
 
資料來源:

商報 – 港聞 – A19

日期: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標題:  老夫少妻婚後十戒和睦相處
參考網址: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2-12/07/content_3100315.htm
   

老夫少妻一般給予人們負面印象,甚至被人將之與家庭暴力及精神病等劃上等號。但一項調查發現,20對居於東九龍的港陸夫婦,尽管丈夫與太太平均年齡相差25年,但參與調查的夫婦全部感情和睦,顯示實際情况與社會評價有好大出入。協助調查的學者指出,由於港陸夫婦生活背景有別,兩人必須互相遷就,要學懂多欣賞對方、包容、理解;并提出老夫少妻「婚后十戒」,教導陸港夫婦如何和睦相處。

20對東九老夫少妻生活美滿
有見東九龍新屋邨居住不少港陸夫婦,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及耆性資源輔導中心昨日舉辦「齡距無障礙」分享會,以講座及分享形式向老夫少妻教授心得,并公布調查結果。參與調查的夫婦都來自中心小組,當中7名女士來港未滿一年,5名女士仍持雙程證,其餘均已成為港人。

結果指出,在個人及配偶的形象滿意度一欄,受訪者對自己及配偶的儀容和外表整潔大致滿意·雖然受訪者對項目有不同的滿意程度,但大部分均表示,配偶形象對婚姻關系影響不大。

調查亦要求他們就個人及配偶舉止評分,發現在眼神、面部表情、語氣中,后者的評分稍低,顯示語氣為最影響夫妻關系的因素;當中六成夫婦,認同個人舉止對夫妻關系有一定影響,不過八成受訪者均願意進一步學習改善個人語氣。

語氣最影響夫妻關系因素
文氏夫婦是受訪夫婦之一,丈夫70歲,與妻子年距30年。雙方在深圳結識,交往3年后結婚,婚后育有一女。為了女兒的教育,一家三口在港定居,現時女兒就讀小三,妻子已來港4年,雖仍在努力適應新環境,但一家生活美滿。

他們稱,由於成長背景、文化思想有別,要互相遷就和適應。最大困難在於交流,因為先生年紀較大,比較「大男人」,遇到不同意見容易產生摩擦;如管教女兒方面,男方較嚴厲及囉嗦,女方則較民主,主張上的分歧令夫婦偶爾會小吵,但兩人都會互相讓步,因此相處從未產生問題。

文先生說,非常重視家庭日,夫婦倆會結伴行山;在運動時夫婦可作言語上的交流,亦可互相作伴,分享喜樂。

耆性資源輔導中心主任曾美娥稱,老夫少妻大多涉及港陸兩地的婚姻,因為以往內地經濟條件欠佳,內地女子為了生活嫁來香港,當中雖有騙財、出走等負面個案,但只屬冰山一角,并不如外界聯想般惡劣,若老夫少妻主動開放關系,投入社區,歧視目光其實少之又少。她稱,由於近年內地經濟條件不錯,老夫少妻現象出現輕微減少,不過狀况仍持續出現。

學者籲互相遷就欣賞包容
理大應用科學系助理教授朱志強表示,由於生活背景有別,夫妻必須互相遷就,要學懂多欣賞對方、包容、理解,切忌斤斤計較。他提醒夫妻應預留時間每天談話,令對方覺得雙方的交流是有質素的,若苦無話題,應建立共同話題,例如多關心對方事宜。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耆性資源輔導中心
地址:九龍觀塘順安邨安逸樓地下13–14號
電話:2191 2244
傳真:2709 5704
電郵:shunonme@cfs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