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近半中學生有焦慮症狀常感情緒低落 可萌自殘念頭

2013/08/25

媒體報導: 近半中學生有焦慮症狀常感情緒低落 可萌自殘念頭
 
資料來源: 成報 – 港聞 – A5
日期: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標題: 近半中學生有焦慮症狀常感情緒低落 可萌自殘念頭
參考網址: 請按此
 
成報:近半中學生有焦慮症狀常感情緒低落 可萌自殘念頭
 

焦慮症是本港最常見的隱形情緒病之一。一項研究調查發現,逾45%的中學生在兩周內曾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包括緊張、不安、不受控地擔憂等。當中逾5%經常出現焦慮症狀的中學生,近 半數頻密地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負責調查的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聯合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表示,調查發現經常焦慮的中學生較多會吸煙、飲酒甚至吸毒,呼籲家長和學校留意學生的情緒問題。

是次研究由2011年開始,共訪問11,335名中學生,了解中學生的學習經驗、身體和情緒健康狀況。研究發現,高達47.9%的中學生在受訪前兩周內曾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當中5.7%受訪者,即637人更經常出現焦慮症狀。理工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麥艷華稱,在這637名經常出現焦慮症狀的學生中,75.5%頻密地感到低落、沮喪或絕望;80.9%覺得自己很差勁,是個失敗者和令家人失望;49.2%更頻密地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相較一般受訪學生只有1.2%有自毀傾向,高出數十倍,情況令人憂慮。

成績倒退加劇焦慮感
麥艷華表示,調查又發現在經常出現焦慮症狀的學生中,10.6%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曾吸煙;47.2%表示自己曾飲酒;4.7%更表示自己曾經吸毒,三項比率都較一般受訪學生為高。她解釋,有嚴重焦慮症狀的學生,集中力都因焦慮症而變差,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而這些學生及其周遭的人,包括家人及師長,對其成績倒退的不滿又會加劇他們的焦慮感,結果造成惡性循環,對他們的精神構成莫大的負荷。

倡制定適時適切政策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青少年精神健康推廣及治療中心」主任周倩儀表示,治療中心在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間,為120名受精神困擾的學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輔導服務,當中為數不少的個案都因學業問題而飽受焦慮及情緒困擾。她說,一名中三學生因擔心學校的選科問題而出現胃痛、嘔心、呼吸困難等症狀,經學校社工轉介到精神科醫生後證實患上焦慮症。

周倩儀建議,政府應對全港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定期的身體及情緒健康調查,協助制定適時及適切的健康促進政策,又呼籲不論學生、家長和學校,均應善用社區資源,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介入,讓有情緒困擾的學生獲得適切的協助,減少問題惡化,以建立求助文化,減低標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