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
我家 Homemory — (大埔北区)社企皮革工艺 助学员打开无形的窗
2025/04/03
日期: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资料来源:我家 Homemory — 社区人家
参考网址:请按此
在大埔林村的市集,一个小小的摊位摆放整齐的皮革钱包、卡片套,每一针一线都缝製得细緻讲究,带着手工製作的独特温度。这些作品来自「思艺手作A-soulroom」,一个由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创立的社企,透过皮革工艺,让残疾人士掌握一技之长,也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才能与价值。
艺术创作助发挥潜能,同时推动多元共融。
站在摊位後的是「思艺手作」代表郭思捷(Kenny),他笑着向我们介绍:「思艺手作源於残疾人士的职业复康训练,我们希望透过艺术创作,让学员发挥潜能,提升他们的参与及发挥,同时推动多元共融。」
「思艺手作A-soulroom」这个名字,灵感来自「窗户」的概念。Kenny解释说,过去社会对庇护工场的了解有限,彷彿有一道无形的窗将工场内外隔开,让学员的才能与努力难以被看见。因此,他希望透过这个品牌,「打开这扇窗,让更多人看到庇护工场内的学员不只是能工作,更能创造价值。」
//自闭症人士专注度高,手工细緻,而且能够精确地按照指示完成作品。//
Kenny坦言,皮革工艺最初只是工场内的一门兴趣班,让学员体验不同的手工技能。「试着试着,发现自闭症人士在工艺製作上表现得很好。他们专注度高,手工细緻,而且能够精确地按照指示完成作品。」由最初只是以手作形式学习,後来工艺中心逐步承接加工生产,甚至出口至上海、日本及欧洲,亦成为本地设计师的合作夥伴。
而这门工艺,确实为学员带来改变。Kenny分享说:「有学员原本负责简单的信件包装或零件装配,觉得工作枯燥无味,经常请假,甚至不愿上班。但当他开始接触皮革工艺後,从几乎每天缺席,变成準时报到,甚至主动学习新技术,希望提升自己的工艺水平。」
//因为知道作品最终会交到客户手上,这份责任感让他们更用心、更加投入。//
这不只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一种态度上的改变。「他们开始要求自己做得更细緻,因为知道作品最终会交到客户手上,这份责任感让他们更用心、更加投入。」Kenny说,当学员发现自己能够製作出精美的工艺品时,那份自豪感和成就感,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鼓励走出工场 展览市集练胆量】
除了参与产品製作,Kenny亦鼓励学员走出工场,亲自教授皮革工艺。他回忆道:「最初安排学员教学时,他们都很紧张,甚至不敢开口。但当发现学生愿意聆听,慢慢地就建立了自信。」
随着经验累积,学员开始掌握讲解技巧,甚至能够示範製作步骤。「当他们站在讲台前,清晰地解说工艺流程,那份成就感让他们更愿意主动接触外界。」Kenny说,从过去埋头製作,到今天能够向他人传授技艺,这种转变让学员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
在Kenny看来,庇护工场的学员不应只局限於简单、重複性的工作。「我希望透过展览与市集,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不只是『可以工作』,而是能够创造出高质素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