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體報導: 醫知健:園藝治療踢走抑鬱
2013/05/15
资料来源: |
太阳报 - 港闻 - A22 |
日期: |
2013年5月15日 (星期叁) |
参考网址: | 请按此 |
影片网址: | 请按此 |
访问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服务总监(服务发展)周淑琼女士、项目发展经理罗迪女士 |
|
![]() |
园艺治疗的概念,是透过感受植物生命循环,与人倾诉情绪及工作压力,达致治疗效果。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设首个市区最大园艺治疗花园「心灵绿洲」,园内多种植常用植物,如薑、葱及蒜等,配合港人生活习惯。首阶段治疗八百五十多名抑鬱症或老年癡呆症患者,协助他们改善情绪控制、提升集中力及自信心,当中逾九成人认为情况有改善。花园下月将举行开放日,七月起接受市民报名参加治疗小组,亦会提供导赏服务。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服务总监(服务发展)周淑琼表示,园艺治疗源於美国及加拿大,多种植香草,为配合港人生活口味,「心灵绿洲」内种植薑、葱及蒜等常用植物,亦有种番茄及粟米等蔬果。园内设五感体验区,即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嗅觉,同时亦会种植多款带香味及颜色鲜艳的植物。
提升患者自信
周称,园艺治疗重点非种植过程及原理,而是让治疗者从中感受生命。患者经过社工评估及制订疗程,便会到园内种植,再透过小组讨论及冥想,分享自身经历,纾缓情绪及工作压力。她表示,当患者身份由「被照顾者」变为「照顾者」,有助提升自信心及集中力,「患者负责照顾,植物无淋水就头耷耷,淋番水就恢复,体验到自己价值」,透过见證植物生命转变,患者亦会明白死後的价值,「凋谢嘅植物做成标本或乾香草,都係有价值。」
该中心项目发展经理兼园艺治疗助理罗廸表示,曾有一名八十多岁患抑鬱症伯伯,入住护老院两年,未曾与别人交谈。参加园艺治疗後,心情改善,愿意与别人打招呼及聊天,抑鬱情况有明显改善,情绪较稳定。
「心灵绿洲」位於九龙观塘道,占地约七千平方呎,种植逾百种不同的植物。一○年至今年四月,二百七十人修毕證书课程成为园艺治疗助理。下月二日开放日时间为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免费开放予市民参观,七月起开放部分区域及接受报名。查询:2950 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