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体报导: 货柜「变形金刚」 垃圾站成「园林」

2015/04/07

日期: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资料来源: 文汇报 – 港闻 – A8
标题: 货柜「变形金刚」 垃圾站成「园林」
参考网址: 请按此

图片: 货柜「变形金刚」 垃圾站成「园林」

环境局於2013提出先在5区设立「社区环保站」(後称「绿在区区」),其後进一步推广至全港18区,当中「绿在沙田」已於今年初完工,并已进入试营运阶段。为一洗公众误以为是「垃圾站」,建築署将10多个货柜「大变身」,再配合竹等富本地特色的设计,誓要将「绿在沙田」变成焕然一新的公共空间。

「绿在沙田」位於沙田安平街及安心街交界,占地约1,600平方米,前身为临时停车场,附近工厦林立,又接近油站,在社区内属边缘地区。建築署高级建築师温灼均日前表示,设计时一直有反思项目在社区所扮演的角色,期望「绿在沙田」可成为社区一部分,并融入本地文化,打造成区内活力的焦点。

14个旧柜「拆骨」融本港特色
「绿在沙田」重用了14个旧货柜,但非一般的堆叠,而是货柜犹如「变形金刚」大幅度改装,部分被削去整个表面,部分更只剩支架。「绿在沙田」亦融入不少中国建築及本港特色,以中庭花园作为参考,并配以大簷篷,同时使用大量的竹拼成屏风,用作阻挡阳光和热能。办公室的楼底亦特意增高,以增加空气对流的效果,避免使用空调。

「绿在沙田」的中央则放置一棵桃花,再配以竹等形成走廊,以划分教育中心和回收中心。大门亦有一个类似垃圾槽的金属筒,里面种有竹,当晚上着灯时,就反射出竹的影像,效果犹如走马灯。

环境保护署助理署长黎耀基表示,一般人谈起回收工作都会联想到垃圾站,但若做到乾净回收,回收工作可在社区甚至家中进行。他期望透过今次「绿在沙田」,可让社区重新认识回收工作。

刚接收场地的营运机构、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服务总监周淑琼则表示,自农曆新年前已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回收旧电器及电脑,在区内6个屋苑停车场与保安处设置回收点,再由他们用回收车定时收集,了解走线及收集数量,并熟习物流程序等。

「绿在东区」料下半年启用

行政长官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报告中宣布,预留工程开支约4亿元,在全港18区各设立一个环保站,其後当局将环保署於2013年提出的项目改名为「绿在区区」,让公众更易接受。除了「绿在沙田」外,「绿在东区」建造工程亦将於今年中完工,招标程序亦将进入尾声,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提供服务。「绿在观塘」亦已展开建造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提供服务。另外8个「绿在区区」项目已确定选址,并正进行工程规划工作,7个项目的选址则仍有待确定。

环境保护署助理署长黎耀基指出,若要做到有效回收,需在源头分类、有效收集、妥善处理、循环再造,若任何环节出问题,回收工作就会停顿。因应电器、悭电胆、光管、玻璃及充电池等因市场价值较低,私营回收商未有太大诱因,「绿在区区」正是提供物流支援,收集有关物料送至自愿性回收计划或合资格私营回收商。署方会监管运作情况,确保物料不会弃於堆填区。

虽然「绿在沙田」较最先预计2014年中启用的目标延迟约1年,但黎耀基称,「绿在区区」项目由最初提出、规划、建造以至启用,速度已较以往快,比过往由「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逐个项目批出,更迈进了一大步。虽然各个「绿在区区」营运合约为期3年,但该署会检视项目成效,再决定会否以此模式继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