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体报导: 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特刊 癌症家庭支援计划启动 免费提供支援服务
2016/03/30
日期: | 2016年3月30日 (星期叁) |
资料来源: | 经济日报 — A27 |
标题: | 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特刊 癌症家庭支援计划启动 免费提供支援服务 |
一个家庭若有癌症病人,会对整个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协助癌患家庭积极面对人生并疏导他们的情绪,香港防癌会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及捐助下,与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协作,推出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於早前(3月17日) 举行启动礼,现正接受转介及申请。
启动礼由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医生、香港赛马会董事叶树堃、香港防癌会会长梁智鸿医生一同主持。叶树堃表示,香港赛马会与防癌会合作已久,希望藉是次计划帮助本港更多有需要的癌患家庭。
一同参与启动礼的还有香港防癌会主席朱杨珀瑜,她在典礼上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及捐助,让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受惠。「患者与照顾者的关係是互相依靠,不能分离,故为照顾者提供支援同样重要。」她又指出,一部分患者正值生育年龄,故加强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支援亦是计划重点之一。
计划与夥伴机构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合作,提供港岛及九龙2个服务中心,服务範围覆盖全港,为癌患家庭提供全面支援。
(图1) 一众嘉宾为计划举行启动仪式。朱杨珀瑜(右2)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及捐助,以及主礼计划启动仪式的香港赛马会董事叶树堃(右3),令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可以顺利推行。
(图2) 曾患有鼻咽癌的尹先生一家於启动礼现场分享他们的经历,鼓励癌患家庭要积极沟通。
(图3) 叶树堃表示,赛马会希望能透过是次计划,为癌患家庭提供适切及持续的支援服务。
家庭支援计划 外展探访 主动关怀
医疗费够吗?何时才能康复?之後还能工作吗?这些只是癌患家庭需要面对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却已经为他们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影响正常生活。有见及此,香港防癌会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和捐助下,推展为期3年的先导计划—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联同夥伴机构—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全面支援不同阶段的癌患者及其照顾者之需要。
目前为癌症患者提供的支援多以治疗为主,对於患者情绪、家庭及社会关係方面的援助较为欠缺。香港防癌会主席朱杨珀瑜表示,治疗癌症不仅是指医好患者的身体,还包括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让他们在面对癌症时维持积极心态。
社工/护士跟进每个家庭
是次计划为癌症患者、其子女及其照顾者提供身、心、灵及社交方面的支援。「每个个案都有註册社工或护士跟进,指导护理、提供康复饮食营养贴士,亦会提供情绪支援及处理患癌後衍生的实际问题。」朱杨珀瑜又指,计划收到不少已康复和受专业培训的「同路人」加入,透过他们的分享,相信癌患家庭能得到更可靠的支持。「我们亦不时安排茶叙,癌患家庭在计划结束後仍可透过小组分享,将家庭支援计划的力量传递下去。」
香港防癌会自2011年已开始类似服务并支援逾1,300宗个案。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是次计划更伸展覆盖全港,提供的服务完全免费。除情绪支援外,如癌患家庭有经济方面的需求,香港防癌会亦提供癌症药物资助计划,以及癌症康复中心等服务,供有需要人士进一步申请。朱杨珀瑜还呼籲社会各界集中更多力量,共同支援本港癌患家庭。
有关详情,可浏览计划网站(http://whih.cancersupport.org.hk),或直接拨打3921 3777(香港岛及离岛区)及2950 8326(九龙及新界区)查询。
(图4) 朱杨珀瑜表示,癌症影响整个家庭,故需要适当支援与援助,协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综合服务配合转介 支援社区抗癌工作
近年本港癌症发病数字有增无减,面对癌病及接受治疗,无疑对癌患病人及其家人的生命造成衝击。以服务有需要家庭为使命的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下称CFSC) ,便是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的夥伴机构,致力透过旗下70多个服务单位及东九龙的社区网络,支援九龙及新界区有需要的癌患病人及其家庭。
CFSC以观塘区为核心,提供多元化的综合社区服务,目标对象以基层市民为主。对於成为计划的夥伴机构,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总幹事郭烈东表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因为癌症支援及谘询是一项专业工作,藉著计划建立的合作平台,同工能够与防癌会的专业团队交流,汲取有关癌症的知识,同时吸收提供地区医疗服务的经验。」
CFSC亦致力发挥综合服务的优势,透过旗下中医诊所、临床心理、营养、精神健康、社区护士及陪诊等服务,加上註册社工的情绪辅导及社区资源转介等支援,以协助病人及其家人应对癌症带来的各种挑战。
这项为期3年的计划,CFSC的目标是支援1,250宗家庭个案。为宣传此计划,CFSC已发信通知社会福利署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区内教会、医院,以及有联繫的非牟利机构等,徵求合适的转介个案。然而,郭烈东强调,若要达成预设的服务目标,机构内部转介是关键所在:「我们会善用CFSC的地区网络优势,透过机构内部的不同服务单位举办宣传及推广,因为不少服务单位的同工接触个案家庭时,不时发现家中有癌患成员,届时便可转介给计划同工跟进。」
(图5) 郭烈东表示,CFSC致力发挥综合服务的优势,透过中医诊所、临床心理、营养、精神健康、社区护理及陪诊等服务,支援有癌患成员的家庭。
港大培训和成效评估 巩固计划支援模式
在本次计划中,香港大学将就如何整合支援项目模式提供专业培训和成效评估。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陈丽云表示,身体上的病痛虽可得到医治,但癌患者家庭或多或少会产生诸多情绪上的伤痛。
学系此前曾对防癌会推出的先导计划进行研究,发现近1/3至一半的病人在确诊後出现担心、抑鬱、焦虑及失眠等症状。「类似的情绪在亲人身上也有所表现。」陈丽云指出,因对癌症不了解,病人及其家人难免手足无措,甚至因长期存在的负面情绪影响正常生活。
关注家人沟通 正面对待
有见及此,学系为计划设计了一整套「身、心、灵」培训方案。除了传授普及的癌症知识、食疗、按摩以及一些简易运动方法外,家庭沟通亦是方案重点。「首先,要与子女解释癌患父母的状况,让他们不会因胡乱猜测而不安。另外,夫妻之间更要沟通,不要因过度关注病症而彼此疏远,亦不要因忌讳死亡而闭口不谈。」陈丽云指,家人之间深入沟通,消除隔阂,方能更好地面对癌症。
癌患家庭如何能从自身做好家庭支援工作呢?陈丽云建议,癌患家庭可主动学习癌症知识,正视癌症。「癌症治疗通常会有呕吐等副作用,令病人没有胃口,家人可学习一些开胃的食疗菜谱。」她鼓励癌症家庭积极面对,在治疗过程发掘能令人开心的小事,当雨过天晴後,全家人的关係会更紧密。
(图6) 陈丽云指,癌患病人会影响整个家庭气氛,不论患者或亲人都需要情绪上的支援。
支援病人家庭 照顾身心社灵
抗癌过程中,受苦的不只是病人,家属往往由於照顾癌患亲人,而承受沉重压力,连带身体及情绪健康都受影响。在社区服务方面经验丰富的CFSC便特别为癌症家庭提供癌症资讯及情绪支援,有需要时更可安排病人家属免费约见临床心理学家及营养师。
CFSC医疗健康服务高级服务经理黄华纯强调,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支援不容忽视:「社工或临床心理学家也会鼓励病人与家属多沟通,让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对其身心的影响,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作出迁就和体谅。亲人若能耐心陪伴身旁,对病人是莫大的安慰,病人也可以多肯定家人的付出。家属也要保持健康,适当休息,并让自己有安静下来的时间。正面乐观当然好,但也要学习接受自己的伤感,接纳自己能力有所限制,不要把所有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要多找渠道抒发,也可以参与我们举办的茶聚,在分享中彼此支持。」
计划团队的成员包括註册社工、护士、活动助理及义工。註册社工梁淑晶曾接触不少个案,她指许多癌患病人及其家属因担心病情,起初确诊需要大量关於癌症疗程及护理的资讯,而计划的护士及社工会为他们解答疑问,并提供正确的抗癌资讯,避免病人因误信偏方而延误治疗。
观塘区有不少低收入及独居长者为癌症所困,他们的经济及居住环境都出现问题。计划团队会协助他们申请适合的社区资助,如综合援助、残疾津贴、医疗基金、体恤安置及辅助仪器等。另外,亦会转介他们使用CFSC的其他服务,包括心理健康、家居照顾、陪诊及送饭等服务,令支援更加全面。
(图7) 黄华纯(右)表示,癌症支援计划以家庭为单位,可顾及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情绪支援。旁为梁淑晶。
过来人现身说法 鼓励病友积极抗癌
儿孙满堂、拥有美满家庭的刘女士,年多前原本过著惬意的退休生活、然而一次身体不适,检查後被告知患上第叁期卵巢癌,人生顿时蒙上阴霾。入院接受治疗之际,刘女士藉香港防癌会—赛马会「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获得不少抗癌资讯,康复後她更加入计划的地区支援小组,为其他癌患病友打气。
当医生告知刘女士患癌时,刘女士的子女表现激动,但性格乐观的她反而心情平静。「他们担心很正常,事出突然,加上已是第叁期,癌细胞有扩散迹象。但我觉得癌症不是无得医,只不过要打一场硬仗,更加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入院後,经医院院牧同工介绍,刘女士联络计划社工谘询癌症资讯,了解卵巢癌的成因和护理须知,以及治疗及食疗方面须注意之处。
「化疗最为辛苦,当时体重从150磅急降至120磅,头髮全部掉光,很多时身体虚弱得连说话也没气力。幸好藉着社工讲解,事前已对化疗及抗癌药的副作用有心理準备,令过程没有想像中辛苦。」刘女士强调,治疗癌症必须遵照医生的指示,加上适当地锻鍊体魄及均衡饮食,当然还要保持心境积极开朗。
註册社工曹自强负责跟进刘女士的个案,并鼓励她参加地区支援小组,与同路人分享抗癌故事。他说﹕「我处理的个案中有位癌症患者四出寻求另类疗法,更拒绝接受手术治疗,於是我便安排对方出席茶叙,由刘女士向她分享治疗经历,果然,那位病友不久後便愿意接受手术,现正康复。」
透过计划社工及护士的主动关怀、电话辅导、癌症谘询、情绪支援、外展探访、小组分享等,加上更多像刘女士的过来人,以战胜癌症的自身经历,燃亮别人的生命,定可为更多癌患家庭注入正能量。
(图8) 刘女士(左)康复後加入计划的地区支援小组,分享战胜癌症经历,为其他正在与癌症作战的病友打气。旁为曹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