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媒体报导: 家庭的力量 自立的勇气
2015/08/11
日期: |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
资料来源: | 星岛日报 – 与爱同行 – A9 |
标题: | 家庭的力量 自立的勇气 |
澳门有个地方叫「青洲」,那是出产青洲英泥之处,因位於海拔54.5米的山岗之上,又名为「青洲山」。在青洲山上,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母亲患上精神病,一晚突然离家出走,女儿彻夜不眠到处寻找母亲踪影,魔幻之夜,将人的疾病与社会的疾病交织起来。「其实精神病患者不是这麽恐怖。」《青洲山上》导演张经纬小时曾与精神病患者同住,他说像电影中这对母女的故事,其实并不虚幻,现实中比比皆是。
曾为许鞍华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担任编剧的张经纬,向来擅长拍摄纪录片,其纪录长片《音乐人生》便於2009年「第46届金马奖」上获得「最佳纪录片」一奖,而他亦凭此片获颁「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自《天水围的夜与雾》开始,张经纬即爱上探讨家庭关係及其中的矛盾,这次《青洲山上》以母女关係为主幹,女儿才十多岁就得照顾患上精神病的母亲,二人之间的感情张力,不只拉扯出两代人之间的问题,更反映了或被大家忽略了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支援足够吗?大众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理解,又有多少?或者更基本,社会对精神病这种疾病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
从片段拼凑原初的家
《青洲山上》由非牟利机构善明会委託摄製,拍摄前,张经纬以一年时间於澳门作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编写剧本及招募演员,期间会见了超过300人,最後选定了以精神病母亲「芳姐」的真人真事为蓝本。他记得撰写初稿时妈妈从香港到澳门探望他,看了他的故事,平日温驯斯文的妈妈忽然反应激烈,她质问张经纬为甚麽将母亲的角色写成这样。「电影中第一幕描写母亲病发,她拿起菜刀,妈妈看到这裹问我为甚麽要将角色设定成这样?她说精神病患者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恐怖,我回想小时候跟精神病亲戚同住的日子,邻居可能会担惊受怕,但我们作为亲属的,那种关係其实很特别,我自己一点都不怕。」
故事蓝本中的「芳姐」在青洲山上长大,在澳门搜集资料期间,张经纬不断探问当地人知不知道青洲山所在,原来不少澳门人都不认识这个地方,青洲山就像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样,而住在青洲山上的「芳姐」,从患病那刻开始,早就「被消失」在日常生活的图景裹。「精神病患者不像一般癌症患者,他们是有样睇的。在电影中,女儿被标籤、被邻居唤作『癫婆个女』,但精神病患者其实是有脑的,不是我们讲的『癫』。」
《青洲山上》故事的时间跨度很短,大概只得半天一夜,但对女儿来说,自己的一夜却有母亲的一生那麽长。母亲出走了,她去找父亲、找哥哥,希望得到母亲的消息。母亲被困在过去的世界裹,殊不知时移世易,家庭成员散落各处,各人阴霾般的过去,被女儿的突然到访搅动起来,似梦乍醒,家庭纠结层层揭开。张经纬感触:「女孩从一块碎片去重组自己认知中的家庭,最後母亲回家了,女孩彷彿找回了她的家,藉着这个故事去忆记我的亲戚,某程度上,我也找回了我的家。」
家庭的力量 自立的勇气
一如张经纬所说,《青洲山上》的故事比比旨是。「我在这裹从事精神病复康已经14年,其中遇过一位学生,14岁,学校社工介绍来的,社工说他旷课、不守秩序、脾气暴躁,找我们帮忙,看看那学生是否需要跟进。我们跟学生接触後,发现在学校他被同学排挤,大家都笑他污糟、不整齐,於是他怕了上学、讨厌参加课外活动。於是我们去做家访,发现他家中有个患了抑鬱症的妈妈,原来在他八岁的时候,爸爸离开了,妈妈一下子接受不来,患了情绪病,这位学生一直在照顾妈妈。」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高级服务经理张婉霞说。
《青洲山上》夥同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举行首映礼,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高级服务总监(协作)梁少玲表示像《青洲山上》以至张婉霞说的故事,其实时刻都在身边发生。「我们一直关顾精神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往以为只有成年人才会面对这些问题,现在发现有些年轻人的父母也患有精神病,但年轻人未必懂得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正面对的困难,这齣戏很到位,表达了我们想表达的东西─ 不论顺逆,只有来自家庭的力量才能帮助家庭成员,家人的接纳让每个人重新得到自立的勇气。」
张婉霞和梁少玲一直以基督的信、望、爱来帮助受影响家庭,张婉霞说:「我们希望透过服务带给他们希望,没有希望的话就看不到前路,很多康复者的际遇凄凉,大家不会觉得他们孤单,但其实他们是孤单的,因为康复之路漫长,而且会遇到不少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