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Media Coverage: Kwun Tong Community Green Station

2017/05/08

日期: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資料來源: 文匯報 – 公務員專版  – A25 
標題: 「綠在觀塘」教環保 垃圾變珍寶 「綠在區區」第三個項目營運
盼2022年前人均棄廢減四成
參考網址: 請按此

「綠在觀塘」教環保 垃圾變珍寶 「綠在區區」第三個項目營運  盼2022年前人均棄廢減四成

為提倡惜物減廢環保文化,環保署推行「綠在區區」計劃,加強環保教育,並協助收集回收物料。計劃於全港18區均有設點,環保署根據公開招標結果批出項目營運合約,再交由非牟利團體營運,其中沙田和港島東區項目已於兩年前投入服務,去年第四季回收物品各約80公噸。觀塘和元朗項目今年相繼開幕,吸引不少當區居民參與,讓綠色生活扎根社區。環境局在資源循環藍圖中定下目標,在2022年或之前,把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減少四成。

「綠在觀塘」位於九龍灣常怡道,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營辦,今年2月開幕,是「綠在區區」第三個投入服務的項目。其環保站舉辦的工作坊,讓居民掌握重用資源技巧,把廢物製成有用物品。

平時教子女廢物分類
家住附近的王太表示,某天經過,發現環保站提供教育工作坊,於是帶同子女一同參加,學習善用廚餘製作唇膏。

她認為環保意識要從小培養,所以平時指導子女做好廢物分類。另一參加者李小姐偕男友前來,指自己很喜歡天然產品,也希望支持環保,所以專程到來,認為可從活動學到很多新知識。

參加「物易物」 免每季買衫
該站不時舉辦「以物易物」活動,鼓勵市民交換潔淨舊衣飾等可再用物品,以減少廢物。李小姐表示,很多衣服穿了一季便不再穿,但款式仍很新,參加換物活動後,不用每季買新衣服,可少買一些。

「綠在觀塘」服務經理陳毅勤表示,活動旨在推廣社區參與,「我們在社區收集有用物品,如舊衣服、舊書籍、家庭用品等,部分是年宵市場剩餘物資,供市民以家中舊物交換。」項目教育活動助理林敏兒指,推動環保生活要多花心思,鼓勵市民發揮創意,「一些被視為廢物的東西,其實仍有用處。只要多花心思,塑膠瓶可變為儲物盒子,沒用的衣服可變為環保袋。」

「綠在元朗」聘4智障人士
位於天水圍天華路的「綠在元朗」3月初開幕,由匡智會營辦,推動環保之餘,也促進傷健共融。項目聘用4名智障人士,其中患自閉症和中度智障的項目助理葉志豪,負責到區內屋苑回收玻璃瓶、電器等。

匡智會服務主任嚴日強表示,這些人員日常接收市民交來的回收物,並在街站宣傳推廣,工作與健全人士無異,這對市民參加環保有鼓勵作用。他指:「一些市民看見智障人士從事回收工作,會想到他們能做到,自己沒有理由做不到。」

匡智會計劃每年為20名學員提供訓練,參與回收、宣傳、推廣、導賞等,讓公眾認識智障人士工作能力。該站主要回收電器、電腦產品、玻璃瓶、塑膠瓶、節能燈泡、充電池、金屬等物品;又設「綠.續小店」,凡市民交來物品回收,又或在站內擔任義工,均可累積分數,憑分數換領日用品。

「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早於2015年投入服務,已見成效,去年第四季各收集到可回收物約80公噸;以年率計,即每年約320公噸。「綠在深水埗」營運合約已在去年底批出,預計今年中開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