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Media Coverage - Mind-lock Memory & Cognitive Training Centre
2012/10/24
媒體報導: 52歲患認知障礙 揭求助無門 | |
資料來源: |
經濟日報 - 港聞 - A25 |
日期: |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
標題: | 52歲患認知障礙 揭求助無門 |
![]() |
才52歲的電器店老闆突然「變懵」,更經常「玩失蹤」,最終確診認知障礙症,妻子卻無法找到可支援及照顧丈夫的社會服務,最終在家「屈」足8年,眼巴巴看着他病情惡化。 個案揭示政府只限60歲或以上長者接受資助服務的漏洞,有立法會議員促當局取消入住資助院舍的年齡限制。 今年剛滿60歲的梁柱球,早在04年確診患認知障礙症,身為電器店老闆的他,那時開始變得「懵懵吓」,反被店中學徒罵,店舖生意漸交由太太負責。梁太直言,得悉丈夫患病時,曾四處尋找可支援或照顧丈夫的機構,卻不得要領。 患8載抑鬱 妻不滿60歲才支援 丈夫8年來缺乏支援,病況每況愈下,有時看電視會激動大叫,情緒不穩之餘,更因感負累他人而患上抑鬱,萌生自殘想法,最終需服藥治療;加上丈夫不時「玩失蹤」,自行離家出走,令身兼夫職的梁太壓力大增,身心勞損:「如果早一點找到(支援機構),相信(丈夫)就不會惡化得這麼快。」 另一女患者 3年惡化至後期 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指,香港社區服務只針對長者,認知障礙的中年患者只能申請傷殘津貼或綜援,入住較便宜、質素較差的私人安老院,但當中提供認知訓練的不多。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長者照顧)唐彩瑩亦稱,患者愈早接受訓練,對維持其認知能力愈好。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政府福利制度僵化,「唔識轉彎」,只分長者及殘疾人士兩種,惟部分此症患者卻介乎兩者之間,跌落不受資助網的罅隙:「另一問題是(年輕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不算多,發聲不大,變相會(受政府)忽視。」 議員促撤 資助院舍年齡限制 訓練+評估 半年收3800元 不限年齡 低收入戶可申減費 中心早前獲凱瑟克基金資助660萬元,將會址遷往彩霞邨,擴展服務空間,料未來3年可為1,100人提供服務。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長者照顧)唐彩瑩解釋,智存中心會為患者每3個月進行一次評估,並按其病況度身訂製訓練內容,提供自製教材予家屬於家中訓練患者,患者如有需要亦可安排職員到戶訓練。 另外,為支援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及照顧者,耆智園與中文大學設立的「耆智同行」網站,除提供認知障礙症資訊外,亦將推出一對一網上專門開解受患者病情困擾的家屬、照顧者,為期3個月,收費2,000元。 |
如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智存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793 2138或電郵至 mct@cfsc.org.hk本會將儘快與閣下聯絡。 |
按此瀏覽中心網頁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智存記憶及認知訓練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