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Media Coverage: Wemweipo - Sha Tin Community Green Station

2015/04/07

日期: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資料來源: 文匯報 – 港聞 – A8
標題: 貨櫃「變形金剛」 垃圾站成「園林」
參考網址: 請按此

圖片: 貨櫃「變形金剛」 垃圾站成「園林」

環境局於2013提出先在5區設立「社區環保站」(後稱「綠在區區」),其後進一步推廣至全港18區,當中「綠在沙田」已於今年初完工,並已進入試營運階段。為一洗公眾誤以為是「垃圾站」,建築署將10多個貨櫃「大變身」,再配合竹等富本地特色的設計,誓要將「綠在沙田」變成煥然一新的公共空間。

「綠在沙田」位於沙田安平街及安心街交界,佔地約1,600平方米,前身為臨時停車場,附近工廈林立,又接近油站,在社區內屬邊緣地區。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日前表示,設計時一直有反思項目在社區所扮演的角色,期望「綠在沙田」可成為社區一部分,並融入本地文化,打造成區內活力的焦點。

14個舊櫃「拆骨」融本港特色
「綠在沙田」重用了14個舊貨櫃,但非一般的堆疊,而是貨櫃猶如「變形金剛」大幅度改裝,部分被削去整個表面,部分更只剩支架。「綠在沙田」亦融入不少中國建築及本港特色,以中庭花園作為參考,並配以大簷篷,同時使用大量的竹拼成屏風,用作阻擋陽光和熱能。辦公室的樓底亦特意增高,以增加空氣對流的效果,避免使用空調。

「綠在沙田」的中央則放置一棵桃花,再配以竹等形成走廊,以劃分教育中心和回收中心。大門亦有一個類似垃圾槽的金屬筒,裡面種有竹,當晚上着燈時,就反射出竹的影像,效果猶如走馬燈。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黎耀基表示,一般人談起回收工作都會聯想到垃圾站,但若做到乾淨回收,回收工作可在社區甚至家中進行。他期望透過今次「綠在沙田」,可讓社區重新認識回收工作。

剛接收場地的營運機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周淑琼則表示,自農曆新年前已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回收舊電器及電腦,在區內6個屋苑停車場與保安處設置回收點,再由他們用回收車定時收集,了解走線及收集數量,並熟習物流程序等。

「綠在東區」料下半年啟用

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預留工程開支約4億元,在全港18區各設立一個環保站,其後當局將環保署於2013年提出的項目改名為「綠在區區」,讓公眾更易接受。除了「綠在沙田」外,「綠在東區」建造工程亦將於今年中完工,招標程序亦將進入尾聲,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提供服務。「綠在觀塘」亦已展開建造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提供服務。另外8個「綠在區區」項目已確定選址,並正進行工程規劃工作,7個項目的選址則仍有待確定。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黎耀基指出,若要做到有效回收,需在源頭分類、有效收集、妥善處理、循環再造,若任何環節出問題,回收工作就會停頓。因應電器、慳電膽、光管、玻璃及充電池等因市場價值較低,私營回收商未有太大誘因,「綠在區區」正是提供物流支援,收集有關物料送至自願性回收計劃或合資格私營回收商。署方會監管運作情況,確保物料不會棄於堆填區。

雖然「綠在沙田」較最先預計2014年中啟用的目標延遲約1年,但黎耀基稱,「綠在區區」項目由最初提出、規劃、建造以至啟用,速度已較以往快,比過往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逐個項目批出,更邁進了一大步。雖然各個「綠在區區」營運合約為期3年,但該署會檢視項目成效,再決定會否以此模式繼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