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活動
Media Coverage: Sociophobia
2016/01/11
日期: |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
資料來源: | 經濟日報 – 健營坊 – C8 |
標題: | 輕輕鬆鬆交朋友 拆解社交恐懼 |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健康生活一部分,但有些人在交朋結友時,總覺得十分緊張,焦慮指數直綫上升,想化解人際焦慮情緒,當然有方法。
社交恐懼 ≠ 性格孤僻
阿新(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經常感到在社交場合中被人留意,擔心及在意自己的緊張症狀被人發現,令別人留下壞印象,引起嘲笑或譏諷。」他患有社交恐懼症,極之抗拒任何社交活動。
社交恐懼症(Sociophobia)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精神病患者會明顯並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對自己、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負面思想。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臨床心理學家彭韾兒說:「患者覺得其他人對人的要求極高,會以社交表現評定個人好壞,他們在社交場合中保持緘默,避免招來注意。面對別人時,容易出現面紅耳熱和顫抖。」
不少患者跟阿新一樣逃避社交場合,但他們跟性格孤僻截然不同。彭韾兒解釋:「社交恐懼症患者本身不喜歡這樣,也知道自己是過度恐懼,苦於無法自控,只能以逃避來解決,可會嚴重干擾正常生活、職業(或學業)功能、社交活動或社會關係。」生理上,他們有一些明顯的徵狀,如面紅、大量流汗、手震或發抖、聲音震顫、噁心、說話出現困難、胃部不適、手腳冰冷和心悸。
成年人也有機會患上
她指出,以下的因素有機會令人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包括:
- 性格害羞、膽小、容易退縮,在青少年期不斷遇到尷尬的社交場合,缺乏社交自信,漸發展成社交恐懼症。
- 家族中曾有人患社交恐懼症,患此症的機會較大。
- 被父母過度保護或控制,經常被人嘲笑、欺凌、拒絕。
- 未能掌握社交技巧或自我形象低落,在意其他人的評價,在惡性循環下結果只能以逃避來解決。
社交恐懼症很多時在青少年期(即 8-15 歲)出現,成年突然患上社交焦慮症的例子也有,但情況不算多。「成年患者多數經歷了一些令其非常困擾、羞辱的情況,或正面對人生重大的轉變,如被升職、與新婚伴侶的社會階層有距離,覺得不適應、難面對。」年長患者有可能因身體機能衰退,使其在社交場合中易感到尷尬,如需要使用輪椅、視覺或聽覺受損等。或因腦部功能不正常地衰退,影響患者外觀,如柏金遜症患者有手震、中風後可能流口水。
對付焦慮 多管齊下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從醫學層面,醫生會採用藥物治療,如血清素調節劑(SSRI)和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令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回復平衡,改善徵狀,治療社交恐懼症。從心理治療層面,臨床心理學家會先與病人建立互信關係,通過面談、分析和各種技巧,幫助病人糾正思想上的謬誤,改變逃避行為和減低焦慮。又會與患者共同訂立的進程表,練習如何逐步面對他所懼怕的場面,改善處理的技巧,令他恢復身處這些場面時的信心。病人亦要參考以下的建議,對早日康復有幫助:
- 多與一些不會令自己覺得焦慮不安的朋友相處。
- 多做鬆弛練習,如肌肉鬆弛、靜觀訓練等。
- 少飲含咖啡因的飲品。
- 保持恒常運動,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
- 保持睡眠充足。
- 戒酒及不要濫用藥物。
---------------------------------
社交恐懼症小測
- 極度懼怕與陌生人相處。(是 / 否)
- 害怕會被人評論的場面。(是 / 否)
- 非常擔心令自己尷尬或出醜。(是 / 否)
- 害怕其他人發現自己焦慮不安。(是 / 否)
- 害怕與人合作或說話,因為擔心會令自己出醜。(是 / 否)
- 避開會成為焦點的場合。(是 / 否)
答案愈多「是」,愈反映有社交恐懼症的傾向,需要及早正視。
(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學家彭韾兒)
給社交恐懼症患者家人的 3 個提示
勿迫得太緊:強迫對方參與活動,或將個人意願強加對方身上,最終只會適得其反,患者對治療愈來愈抗拒。
別過分保護:以為逃避接觸人最安全?其實會影響到病人的工作、學業及人際關係,令他愈來愈缺乏自信、孤獨。
循序漸進:以維持患者的自信心為大前提,初時陪伴對方一起見少部分人,待自信心多一點,再安排接觸更多人或參與社交活動。